金铲铲之战恶心阵容搭配:让对手心态炸裂的折磨流!
哈喽大家好呀 我是铲门大弟子小小铲 你们的金铲铲之战百科全书 说到金铲铲大家脑子里蹦出来的词都是什么呢 大概是运营 节奏 爆发 输出 锁血这些吧 但小小铲我呢 最喜欢玩的就是那些能把对手气得直拍大腿甚至想直接拔网线的阵容 嘿嘿 就是传说中的“折磨流”
你们可能要问了 什么叫“折磨流”啊 简单来说 就是那种不求瞬间爆炸输出 但求把对手“恶心”到极致的阵容 看到他们脸上那种又气又无奈的表情 你就会明白 这种快乐 它真的很上头 这是我这么多年闯荡金铲铲江湖的独门绝活 也是我作为“队友快乐涡轮增压器”的秘密武器 因为你自己都快乐了 赢了比赛 这份快乐自然就传出去了
为什么“折磨流”这么上头?
你说竞技游戏不就为了赢吗 为什么还要追求“恶心”对手这种境界 这话说的没错 赢当然重要 但赢得有艺术感 赢得让对手心服口不服 甚至在输了以后还在琢磨“我到底是怎么输的” 那才是真正的快乐 我发现啊 很多时候 这种“折磨流”给我的快感 比纯粹的数值碾压要强烈的多
打的就是一个心态差
你看啊 很多玩家玩金铲铲就是喜欢追求那种大数字 喜欢看自己的C位一个技能清屏 或者三下五除二就把对手干掉 可惜啊 “折磨流”偏偏就不给你这种机会 你C位伤害再高 我有无数个小弟帮你挡着 你技能再华丽 我把你控得死死的 让你放不出技能 甚至让你一个劲儿地打我的副坦或者根本打不到我的核心 这种感觉就像你一拳打在棉花上 软绵绵的 毫无着力点 慢慢地 对手就会开始怀疑人生 这游戏是不是对我有意见啊 怎么打都打不死 怎么打都打不到 他们的心态会一点点崩溃 情绪会变得焦躁 ?? 然后就开始出现各种失误 比如乱站位 乱D牌 甚至直接投降 这不就是我们最想要的吗 这种心理上的博弈 太有意思了
翻盘的艺术
还有啊 “折磨流”还有一个很厉害的地方 就是它的翻盘能力 因为它不依赖某个单一的C位 而是依赖整个阵容的协同和控制 很多时候你在血量劣势的时候 靠着一手绝妙的站位 或者某个关键的控制 就能把对手的节奏彻底打乱 让他们辛辛苦苦养出来的C位发挥不出来作用 然后慢慢地把他们磨死 我曾经有一局 场上只剩下我和一个大胡子对手 我血量只剩不到十点 已经一只脚踏进了淘汰区 可我的“折磨流”阵容就硬生生地顶住了他好几波的攻势 每次都差一点点就把我带走 但就是差那么一点点 最后 我硬是靠着后期逐渐成型的控制和恢复 把他活活耗死 他当时肯定一脸懵 我看着他头像灰掉的时候 心里别提多舒坦了 这就是“折磨流”的魅力 它总能在绝境中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远古套路”的魅力
可能有人觉得 “折磨流”听起来好慢啊 节奏会不会跟不上 我跟你讲 这才是真正的“远古套路”的精髓啊 以前我们玩游戏 就是讲究一个“苟”字 稳扎稳打 把对手拖入我们的节奏 这可不是现在流行那种无脑冲的打法 它需要你对羁绊有深入的理解 对站位有精妙的把控 甚至对对手的心理活动都要有预判 这种策略上的胜利 才更能体现一个玩家的水平 不是吗 你说这些东西是不是听起来有点像武侠小说里那种慢工出细活的功夫套路 没错 就是那种感觉 在别人还在追求花里胡哨的连招时 我已经用我古老的招数把他们打得找不着北了
“折磨流”的核心精髓:羁绊与棋子的选择
既然是“折磨流”那肯定得有些特殊的选人标准 我可不是随便拿几个棋子凑凑羁绊就完事儿了 每一个棋子 每一种羁绊的选择 都是为了达到“恶心”对手的目的 都是为了给对手制造麻烦
控制拉满,寸步难行
玩“折磨流” 最重要的一个点就是控制 你想象一下 你的对手辛辛苦苦养的C位 刚要发力就被晕住了 刚要开技能就被沉默了 刚要普攻就被缴械了 甚至直接被拉到后排或者被变羊 你说他气不气 那些能提供群体控制的羁绊和棋子 那就是我的心头好 比如那些能把对手控得死死的法师 或者那些身板硬朗还能附带眩晕效果的战士 我会尽量选择带有这种强力控制能力的单位 而且要保证控制链不断档 让对手的棋子从头到尾都处于一种“想动却动不了”的尴尬境地 每回合看着他们的C位被我方棋子轮流教育 而无法还手 那感觉简直了 有时候甚至连对手都忍不住发消息问我 “哥们 你这控也太多了吧” 嘿嘿 这就是我要的效果
不死不休,血条蹦迪
光有控制还不够 我们的目的是“折磨”对手 而不是速战速决 所以我们还需要有足够的回血或者护盾能力 这样才能在长时间的战斗中保持优势 那些能够不断治疗自己和队友的单位 那些能够提供高额护盾的羁绊 都是我阵容里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有些棋子甚至能在残血的时候突然回满血 这对对手的打击简直是毁灭性的 他会觉得 我明明都快把他打死了 怎么血量又回上来了 这种绝望感 才是最“恶心”人的 有时候看到对手的C位 把我一个前排打得只剩一丝血 然后我的后排一个技能就把前排奶满了 对手估计得气得把手机扔了 这就是血条蹦迪的艺术 让对手在希望和绝望之间反复横跳 直到最终崩溃 这不是一般的爽 我告诉你
召唤大军,以多欺少
我还特别喜欢那些能够召唤小弟的羁绊或者棋子 比如召唤物多的英雄 比如能够复制自己或者队友的单位 想象一下 对面只有一个强力C位 而我方却有源源不断的小弟冲上去 当人海战术开启的时候 对面瞬间就不知道该打谁了 那些小弟虽然单个伤害不高 但他们能有效地分散对手的火力 也能提供额外的控制或者输出 而且最关键的是 数量优势总能给人一种压迫感 让对手感觉怎么打都打不完 甚至有些时候 我的小弟们还能冲到对手的后排 把他们的C位活活围殴致死 这可不是什么光彩的胜利方式 但它绝对能让对手感到深深的无力感
站位:折磨流的隐秘武器
即使是拥有强大阵容 糟糕的站位也能让你功亏一篑 在金铲铲之战的巅峰对局中 站位是隐藏的博弈 而对于“折磨流”来说 站位简直就是我们的“隐秘武器”
引蛇出洞,瓮中捉鳖
我常说 玩“折磨流” 站位要像一个狡猾的猎人 你要懂得如何引诱对手的C位 让他们主动走到你的“陷阱”里去 比如把一些不重要的单位放在前面 让对手的C位优先攻击他们 然后我的核心控制或者输出单位就可以趁机绕后 或者等待最佳时机切入 还有些时候 我会刻意把一些看起来很弱的单位放在前面 吸引对手的火力 然后我的真C位或者真坦克就藏在后面 等对手发现不对劲的时候 已经来不及了 这就像围棋里的“弃子”战术 有舍才有得 牺牲几个小兵 换来大局的胜利 这种感觉 太棒了
保护核心,铜墙铁壁
当然了 保护好自己的核心单位也是重中之重 尤其是那些提供关键控制或者治疗的棋子 我会把他们放在最安全的位置 比如角落 或者被其他坦克重重保护的中间 确保他们能活到最后 发挥出最大的作用 毕竟“折磨流”不是靠爆发秒人的 它需要时间来慢慢磨 所以我们的核心单位必须足够坚挺 能够抵御住对手的第一波冲击 甚至第二波 第三波冲击 让他们感觉自己打的是一堵铜墙铁壁 怎么都打不穿
运营思路:从头到尾的“恶心”之旅
“折磨流”的魅力 不仅仅体现在最终的阵容上 更体现在从游戏开始到结束的整个运营过程中 它是一场从头到尾的“恶心”之旅
前期:稳中求恶心
前期我不会刻意去追求什么连胜 而是以稳为主 同时留意那些有潜力的控制或者治疗单位 看到就拿下来 哪怕暂时不凑羁绊也没关系 很多时候我会玩一些看上去不强 但能抗能奶的小羁绊 比如一些低费的坦克和回复单位 让他们在前排顶着 后面挂几个远程输出 目的不是打赢 而是尽量少掉血 让对手觉得我的阵容看起来很弱 但每次都只能险胜 我发现这种感觉最能迷惑对手了 他们觉得你弱 就不会在你身上浪费太多资源 也就给了我发育的时间 这就是所谓的“稳中求恶心”
中期:升级与转型
中期是“折磨流”成型的关键时期 这个时候我会根据自己拿到的牌 和对手的阵容情况 开始逐渐确定我的“折磨”路线 是走纯粹的控制流 还是控制加治疗的混合流 或者是以召唤物为主的人海流 记住 “固守一套阵容是难以达到巅峰的” 金铲铲的魅力就在于它的多变性 一个真正的巅峰玩家 必须精通运营和转型 当你的主力棋子迟迟不来的时候 别犹豫 果断转型去玩其他能“恶心”对手的阵容 只要你的核心思路是“折磨”对手 那么万变不离其宗 哪怕是换个方向 也能把“恶心”发挥到极致 我特别喜欢那种 在中期突然变脸的感觉 让对手觉得你之前在玩一个菜鸡阵容 然后突然之间 就变成了一个铁板 他们根本反应不过来
后期:大成折磨
到了后期 我的“折磨流”阵容基本就成型了 这个时候 我会把所有资源都集中在提升关键棋子的星级和装备上 确保他们的控制能力 治疗能力 或者生存能力达到极致 然后就看戏了 看着对手的C位被我的控制链轮流照顾 看着他们的伤害打在我的坦克身上就像挠痒痒 看着他们辛苦构建的阵容被我一点点磨掉优势 这种看着对手绝望的表情 那真是太爽了 这也是我最喜欢金铲铲的原因之一 因为它不仅仅是实力的对抗 更是心理的博弈 而“折磨流” 在心理战上 绝对是顶级的
小小铲的温馨提示:玩得开心最重要
说了这么多“恶心”对手的套路 可能有些人觉得有点阴暗哈 哈哈 开玩笑啦 其实最重要的还是玩得开心 我作为铲门大弟子 也是“队友快乐涡轮增压器” 我希望大家在玩游戏的时候 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乐趣 无论是追求高爆发的刺激 还是享受“折磨流”的独特快感 只要你觉得快乐 那就是最好的游戏方式 如果你玩金铲铲玩得不开心 哪怕你赢了 好像也少了点什么对吧
所以呀 下次你在金铲铲里遇到瓶颈 不妨试试小小铲我这个“折磨流”套路 它可能不会让你把把都吃鸡 但绝对能让你体验到一种前所未有的乐趣 尤其当你看到对手心态爆炸的时候 那种满足感 是其他任何阵容都给不了的 这种快乐 真的可以涡轮增压
如果你也喜欢这种“恶心”人的玩法 觉得小小铲我说的这些有点意思 别忘了分享给你身边那些也喜欢金铲铲的朋友们 让他们也来感受一下这种“折磨流”的独特魅力 咱们一起把金铲铲的“快乐”传递下去